| 性状一 |
|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呈香茅油似青滋草香。 |
| 性状二 |
|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呈特有清凉香气并带几分樟脑气味,有辣的清凉感。有一定防霉及杀菌防腐作用。熔点-15.4℃(平均)。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无水乙醇、油和脂肪中。 |
| 性状三 |
|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具有清凉桉叶樟脑香气。大白鼠经口LD502.48g/kg。 |
| 所属类别一 |
| 食品添加剂: 食品香料 |
| 所属类别二 |
| 食品添加剂: 食用香料(增香剂): 天然提取香料 |
| 用途与作用一 |
| 作食品香料。为世界十大精油品种之一。可用于配制牙膏、1:3香糖等食用香精。使用量在糖果中130mg/kg;烘烤食品中76mg/kg;软饮料中1.7mg/kg;冷饮中0.5~50mg/kg酒类中1.0mg/kg。也可作为清凉油、驱风膏和口腔炎症、鼻炎用药的原料。 |
| 用途与作用二 |
| 香料. |
| 用途与作用三 |
| 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口香糖、止咳糖型香精。 |
| 合成工艺与制法一 |
以原产于澳大利亚,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的桃金娘科植物蓝桉树的叶为原料,经水蒸气蒸馏而得,蓝桉鲜叶得油率约为0.5%~1.0%,干叶为1.5%~4.0%。 将蓝桉树叶以200~250kg/m3的量装入蒸馏锅,水上蒸馏1I 5~2h,控制馏出液量为1L/(min·m3)。馏出液经冷却、澄清、油水分离、真空脱水得桉叶油成品。也可以柠檬桉或阔叶桉的叶子为原料来制得成品。 |
| 合成工艺与制法二 |
| 由桃金娘科的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或其他桉叶树、香樟树和樟树等的新鲜叶子经水蒸气蒸馏而得。得率2%~3%。主要产于西班牙、葡萄牙、刚果和南美等地。我国云南、广东、广西亦有大量生产,为世界十大精油(产量)之一。 |
| 合成工艺与制法三 |
| 由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鲜枝叶经水蒸气蒸馏而得。得率0.6%~2%。 |
| 参考质量标准一 |
QB/T 3763--1999(取代GB 10351--89)| 指标名称 | 指标 | | 蓝桉油为原料 | 其他精油为原料 | | 色状 |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 色泽不超过3号色标 | | 香气 | 似桉叶素特征香气 | 具有1,8-桉叶素特征香气 | | 相对密度(d2020) | 0.909-0.919 | 0.904-0.925 | | 折射率(nD20) | 1.4580-1.4650 | 1.4580-1.4700 | | 旋光度(20℃) | 0~+5° | -10°~+10° | | 混溶度(20℃) | 全溶于五倍体积70%(V/V)乙醇中 | | 桉叶素含量 | 80.0%~85.0% | | 黄樟素含量 | 无 | ≤0.002% | | 砷(以As计) | ≤0.0003% | | 重金属(以Pb计) | ≤0.001% |
|
| 参考质量标准二 |
中国企标| 香茅醛含量 | 65%~80% | | 相对密度(d420) | 0.8592 | | 折射率(nD20 | 1.4511~1.4681 | | 旋光度[α]D15.5 | +5°~+16.1° |
|
| 参考质量标准三 |
GB 10351—1989| 蓝桉叶油为原料 | 其池精油为原料 | | 色状 |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 | 色泽不超过3号色标 | | 香气 | 似桉叶素特征香气 | 具有1,8-桉叶素特征香气 | | 相对密度d2525 | 0.909~0.919 | 0.904~0.925 | | 折射率nD20 | 1.4580~1.4650 | l.4580~1.4700 | | 比旋光度αD20 | 0°~+5° | -10°~+10° | | 黄樟素含量/% | 无 | ≤0.002 | | 溶解度(20℃) | 全溶于5倍体积70%(体积分数)乙醇 | | 桉叶素含量/% | 80~85 | | 砷(以As计)/% | ≤0.0003 | | 重金属(以Pb计)/% | ≤0.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