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烯三胺五醋酸
中文名称 | 二乙烯三胺五醋酸 |
---|---|
中文同义词 | 五醋三胺;二乙三胺五醋酸;二乙烯三胺五醋酸 DIETHYLENE TRIAMINEPENTAACETIC ACID;二乙撑三胺五乙酸;喷替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1KG;二乙三胺五乙酸/二乙三胺五醋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二乙烯三胺五醋酸/促排灵-235/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五醋三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AR,≥99% (TITRATION) |
英文名称 |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
英文同义词 | DIETHYLENETRIAMINEPENTACETIC ACID;(DIETHYLENETRINITRILO)PENTAACETIC ACID;DIETHYLENETRIAMINE-N,N,N',N'',N''-PENTAACETIC ACID;COMPLEXONE V(R);(CARBOXYMETHYLIMINO)BIS(ETHYLENEDINITRILO)TETRAACETIC ACID;(CARBOXYMETHYLIMINO)BIS(ETHYLENENITRILO)TETRAACETIC ACID;HAMPEX ACID;IDRANAL(R) V |
CAS号 | 67-43-6 |
分子式 | C14H23N3O10 |
分子量 | 393.35 |
EINECS号 | 200-652-8 |
相关类别 | 有机砌块;氮化合物;医药中间体;通用试剂;制浆过程用化学品;有机中间体,电镀处理助剂;螯合剂;催化剂及助剂;化工助剂;造纸化学品;小分子抑制剂;有机酸;羧酸;中间体;化工中间体;生化试剂-其他化学试剂;有机原料;无机化工;Analytical Chemistry;Chelating Reagents;Complexones;EDTA Analogs;Ligands for Pharmaceutical Research;Radio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helating Reagents);organic amine;化工添加剂;生化试剂;医用原料;医药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化工原料;高纯生化试剂;化工中间体;通用生化试剂-有机酸;大环化合物;化工;其他原料;bc0001 |
Mol文件 | 67-43-6.mol |
结构式 | ![]() |
二乙烯三胺五醋酸 性质
熔点 | 219-220 °C (lit.) |
---|---|
沸点 | 517.84°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 1.56 |
堆积密度 | 580kg/m3 |
折射率 | 1.5700 (estimate) |
闪点 | 200 °C |
储存条件 | room temp |
溶解度 | 在0.1MNaOH中溶解度为0.1 Mat 20 °C,清澈,无色 |
酸度系数(pKa) | pK1:;pK2:2.55(+1);pK3:4.33(+2);pK4:8.60(-3);pK5,10.58 (25°C) |
形态 | 结晶粉末 |
颜色 | 白色到近乎白色 |
PH值 | 2-3 (H2O, 20℃)(saturated solution) |
生物来源 | synthetic (organic) |
水溶解性 | 5 g/L (20 ºC) |
Merck | 14,7125 |
BRN | 1810219 |
稳定性 | 稳定的。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
InChIKey | QPCDCPDFJACHGM-UHFFFAOYSA-N |
LogP | -1.361 (est) |
CAS 数据库 | 67-43-6(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学物质信息 | N,N-Bis(2-(bis-(carboxymethyl)amino)ethyl)-glycine(67-43-6)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Pentetic acid (67-43-6) |
二乙烯三胺五醋酸(DTPA)又叫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是一种优良的氨羧络合剂,螯合性强,它与大多数阳离子形成的整合物比乙二胺四乙酸的相应螯合物要稳定。
作为高效螯合剂,二乙烯三胺五醋酸可应用于腈纶生产中颜色抑制剂、造纸行业、软水剂、纺织助剂、螯合滴定剂、彩色照相和食品工业中等,其同时在医疗、稀土元素分离及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熔点230 ℃(分解),溶于热水和碱溶液,微溶于冷水,不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用途
用于造纸漂白工艺,作过氧化氢分解抑制剂。用途
该品为螯合滴定剂。作为络合剂类药物,用于放射性同位素和重金属中毒治疗。用途
用作络合剂、彩色冲洗套药、丙烯腈原液脱色剂等用途
用于醛类、酮类、酰氯类的还原剂塑料的发泡剂等生产方法
由二乙三胺与一氯乙酸反应而得。生产方法
将283.7 kg一氯乙酸投入反应釜中,加220 L蒸馏水搅拌溶解。于15 ℃滴加40%的NaOH溶液,300 kg,约1.5 h加完。再在搅拌下滴加51.6 kg二乙三胺,滴加过程中把温度控制在20 ℃左右。接着继续滴加120 kg NaOH水溶液(40%)。在40 ℃反应10~12 h。将反应液冷至5~10 ℃。在搅拌下滴加260 L浓盐酸,调pH值至1.6~1.7,放置过夜,滤出结晶,用400 L冰水洗涤结晶,真空干燥,得130 kg左右的粗品。用蒸馏水脱色得纯品。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 Xi,N,Xn |
---|---|
危险类别码 | 36-51/53-36/37/38-20-63 |
安全说明 | 26-36-61-37/39-36/37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077 9/PG 3 |
WGK Germany | 2 |
RTECS号 | MB8205000 |
F | 3 |
TSCA | Yes |
危险等级 | 9 |
包装类别 | III |
海关编码 | 29224995 |
毒性 | LD50 orally in Rabbit: > 2000 mg/kg |
提供商 | 语言 |
---|---|
英文
|
|
英文
|
|
英文
|
|
中文
|
|
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