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4-4
105-54-4 结构式
基本信息
酷酸乙酯
酪酸乙酯
正丁酸乙酯
BUTYRIC ACID ETHYL ESTER
BUTYRIC ETHER
ETHYL BUTANOATE
ETHYL BUTYRATE
ETHYL N-BUTANOATE
ETHYL N-BUTYRATE
FEMA 2427
NATURAL ETHYL BUTYRATE
N-BUTYRIC ACID ETHYL ESTER
N-BUTYRIC ACID:ETHYL ESTER
RARECHEM AL BI 0162
TETRANOIC ACID ETHYL ESTER
butanoated’ethyle
Butyric ester
ethyl 1-butyrate
Ethyl ester of butanoic acid
femanumber2427.
lithylbutyrat
ETHYL BUTYRATE 98+% NATURAL FCC
物理化学性质
安全数据
应用领域
制备方法
C3H7COOH+C2H5OH[H2SO4] →C3H7COOC2H5+H2O
由正丁酸和乙醇在催化剂(CuO+UO3)存在下经高温气相反应合成而得。
105-54-4(安全特性,毒性,储运)
常见问题列表
丁酸乙酯(ethyl butyrate)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果香的短链脂肪酸乙酯,不仅是白酒中提升酒体层次和香气的重要风味物质,在食品、饮料和香精香料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丁酸乙酯微生物合成途径如下:
在重组菌株 E01 中,丁酸乙酯的合成通路和乙醇的代谢通路存在碳流竞争(见下图 ),由葡萄糖代
谢而来的乙醛一方面可以后续形成乙酰辅酶 A 进入逆 β-氧化途径完成丁酸乙酯的合成,另一方面,
乙醛在乙醇脱氢酶(ADH1为主)的催化下合成乙醇。为了进一步优化其丁酸乙酯合成效率。首先,敲除 ADH1 减少碳流竞争,但导致氧化还原失衡,丁酸乙酯产量降至原菌株
的 8.97%。随后,引入 NADH 调节基因(cPOS5、mPOS5、udhA 和 noxE),菌株 Eu(过表达 udhA)丁酸乙酯产量
达69.94±5.04 mg/L,较 E01 提高 42.88%。进一步,在引入 NADH 调节基因的基础上敲除 ADH1,菌株EmD 丁酸乙
酯产量恢复至(54.66±6.73) mg/L,较 E01 提升 11.66%。最后,引入突变型乙酰辅酶 A 合成酶基因 SeACSL641P,菌株
EmDS 丁酸乙酯产量达(61.82±1.05) mg/L,较E01 提升19.56%,但仍低于 Eu菌株,表明 NADH调节基因能优化乙醇
转化和酯类合成,但无法完全弥补 ADH1 敲除引发的代谢缺陷。
注:图中“ΔADH1”表示ADH1基因被敲除,叉号“×”表示该代谢路径被阻断,阴影表示本研究改造步骤。
[1]胡淑琳,成雯雯,张又丹,等.代谢工程优化酿酒酵母合成丁酸乙酯的研究[J/OL].食品与发酵工业,1-12[2025-11-03].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42842.
LD5013050mg/kg(大鼠,经口)。
GRAS(FDA§182.60,2000)。
适度为限(FDA§172.515,2000)。
知名试剂公司产品信息
Ethyl butyrate, 99%(105-54-4)
Ethyl butyrate, 99%(105-54-4)
Ethyl Butyrate,>98.0%(GC)(105-5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