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50-17-9

基本信息
新特姆
纽甜(美国药典)
纽甜 8000倍
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1-甲酯
N-[N-(3,3-二甲基丁基)-L-ALPHA-天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 1-甲酯
纽甜:N-[N-(3,3-二甲基丁基)-L-ALPHA-天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 1-甲酯
NEOTAME (200 MG)
L-Phenylalanine,N-(3,3-diMethylbutyl)-L-a-aspartyl-,2-Methyl ester
N-[N-(3,3-dimethylbutyl)-L--aspartyl]-L-phenylalanine 1-methyl ester
N-(N-(3,3-Dimethylbutyl)-L-alpha-aspartyl)-L-phenylalanine 1-methyl ester
L-PHENYLALANINE, N-[N-(3,3-DIMETHYLBUTYL)-L-.ALPHA.-ASPARTYL]-, 1-METHYL ESTER
(S)-3-((3,3-DiMethylbutyl)aMino)-4-(((S)-1-Methoxy-1-oxo-3-phenylpropan-2-yl)aMino)-4-oxobutanoic acid
物理化学性质
制备方法

2987-16-8

22839-47-0

165450-17-9
在配备搅拌器并允许氢气有效传递至液相的反应器中,依次加入550 mL去离子水、1100 mL甲醇、61 g阿斯巴甜、20 g 10%钯碳催化剂(含水量50 wt%)及19 g 3,3-二甲基丁醛。反应体系在室温下搅拌,同时以200 mL/min的流速通入氢气。反应进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监测,定期取样分析产物形成情况。反应6小时后,停止通氢,改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气体,随后通过0.50 μm微孔过滤器去除催化剂。滤液(1460 g)经分析含有64 g N-(3,3-二甲基丁基)-APM,产率为85%。将滤液浓缩至497 g,促使晶体析出。将浆料加热至70℃使晶体完全溶解,气相色谱分析显示溶液中甲醇含量为8.15 wt%。随后,将均匀的N-(3,3-二甲基丁基)-APM溶液从70℃缓慢冷却至40℃,并在该温度下维持1小时以诱导成核。接着,以5℃/h的速率冷却至5℃,老化过夜后过滤收集晶体。湿晶体的粉末X射线衍射(CuKα辐射)在2θ为6.0°、24.8°、8.2°和16.5°处显示特征峰,证实为A型晶体,其水含量经卡尔费休法测定为51.14 wt%。湿晶体在50℃减压干燥至水含量降至5.8 wt%,最终获得58 g N-(3,3-二甲基丁基)-APM(产率72%,HPLC纯度97%)。干燥晶体的X射线衍射谱与湿晶体一致,IR光谱数据与文献WO95/30689报道相符。
参考文献:
[1] Patent: US6914151, 2005, B1. Location in patent: Page/Page column 5-6
[2]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C: Crystal Structure Communications, 1999, vol. 55, # 8, p. 1365 - 1368
[3]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1999, vol. 29, # 24, p. 4461 - 4467
常见问题列表
强力甜味剂可用于低能量焙烤食品的增甜,但必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阿斯巴甜已批准用于食品,但由于其热稳定性差,而不适合用于焙烤食品。美国纽特公司最新开发的纽甜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其热稳定性和甜度都比阿斯巴甜有了很大的提高,且甜味纯正,甜味分布良好,是一种可用于焙烤食品的极具发展潜力的强力甜味剂。

纽甜是天门冬氨酸的二肽衍生物,是美国纽特公司继阿斯巴甜之后,耗资8000万美元而开发出的一种最新产品,代表着强力甜味剂研究领域的最新成就。它是根据人体甜受体的双疏水结合位假设,在阿斯巴甜分子上结合一个疏水基团而形成的阿斯巴甜衍生物。它可以同时作用于人体甜受体的2个疏水结合位,因此甜度大大增加,比蔗糖甜6000~10000倍,比阿斯巴甜甜30~60倍。
纽甜保留了阿斯巴甜的许多优良特性,如纯正的甜味、良好的味觉分布与风味增强性质、无能量、无致龋性、在酸性介质下稳定等。不仅如此,它还在很多方面优于阿斯巴甜,在干燥的条件下,纽甜具有更长的货架寿命; 在中性介质中或瞬时高温杀菌条件下,纽甜的稳定性大大超过阿斯巴甜,因此可作为焙烤食品的甜味剂。纽甜还可与还原糖及醛基风味物质共同使用而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它的安全性也比阿斯巴甜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纽甜的甜度高,等甜度成本要比阿斯巴甜低。因此,纽甜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1998年12月,纽甜作为食品甜味剂地位的申请已在美国提出,而其他一些国家的申请认证工作也正在进行中。2002年7月9日,美国FDA确认了纽甜的安全性和功能型,目前正处于全球范围内的更多法规机构和国家的评审中。2003年3月10日,中国卫生部批准纽甜作为甜味剂通用于各类食品中。
纽甜具有纯正的甜味,十分接近阿斯巴甜,没有其他强力甜味剂常带有的苦味和金属味。在各种条件下,它的风味分布都与阿斯巴甜没有明显差异,虽然纽甜甜味刺激的形成与蔗糖类似,但与阿斯巴甜相比,可以感觉到其甜味形成的最初略有滞后,而甜味持续时间则略长。与阿斯巴甜类似,在复杂的食品体系中,可根据需要加以其他配料,如多元醇、蔗糖或含氧酸来改变这些暂时效应。
2003年10月,中国卫生部批准纽甜作为甜味剂通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添加量依生产需要而定,纽甜是我国卫生部唯一批准在食品中不限量使用的安全甜味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纽甜实用于包括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糖尿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群。使用纽甜无须对苯酮尿症患者特别表明,纽甜是当前甜味剂市场上唯一无禁忌群体的人工甜味剂。
纽甜在人体内可迅速的新陈代谢。主要的代谢途径是通过人体产生的酶使甲酯水解,最后生成脱脂纽甜和甲醇。纽甜在人体中分解所产生的甲醇远远不足以对人体构成健康危害。相比与普通的食品如果汁、蔬菜和蔬菜汁,纽甜分解所生成的甲醇量微乎其微。例如,番茄汁中甲醇含量超过含纽甜饮料的200多倍。纽甜可随尿液和粪便彻底排出体外,不会在人体内积聚。
纽甜也可增强某些食品和饮料的风味,尤其是酸型水果风味 (如橘子、柠檬和葡萄)和樱桃风味。与阿斯巴甜不同的是,纽甜与安赛蜜、糖精之间都没有甜味协同增效作用,为食品和饮料生产商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因为纽甜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甜味剂混合使用。纽甜的出现为食品制造商提供了更灵活的甜味解决方案。在淀粉类食品中添加可以抑制淀粉老化,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鸡蛋、鱼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中添加则可抑制蛋白质变性,保持食品良好口感。
在阿斯巴甜的代谢过程中可释放出55%的苯丙氨酸。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的1种,进入通常的代谢途径进行代谢,但是患有苯丙酮酸尿症 (PKU) 的患者缺乏代谢苯丙氨酸的能力。尽管与肉、奶及其他蛋白质食品相比,阿斯巴甜中的苯丙氨酸含量很低。但很多国家都规定,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注明该产品含有苯丙氨酸,以提醒PKU患者的注意。由于以纽甜增甜的食品中纽甜的浓度大约比阿斯巴甜低 (低至2.5%),因此这种产品中的苯丙氨酸含量极低,含17mg/L纽甜单水合物相当于含7.08mg/L苯丙氨酸,大大低于果汁的苯丙氨酸含量。而且,17mg纽甜中的苯丙氨酸通过代谢途径进入机体的有效数量就更低了,不足0.7mg,比阿斯巴甜释放的低至约0.25%。因此,以纽甜增甜的食品没有必要注明其含有苯丙氨酸。
从大量的安全性试验可以看出,纽甜和它的主要代谢产物 (DMB-Asp-Phe) 对正常机体来说是安全的,无诱变性、致畸性或致癌性,不会对生殖或目标器官产生毒性。极低的使用量,以及其分子和主要代谢产物十分有利的药物动力学性质,使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