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的结构特性与药物研究

2024/3/28 10:00:56 作者:流风

纤维蛋白原,又称为血纤维蛋白原,英文名为Fibrinogen,是一种主要由肝细胞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也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收缩,增加血液粘滞性和外周阻力,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纤维蛋白原的生物结构

图1 纤维蛋白原的生物结构

结构特性

纤维蛋白原包括Aα、Bβ、γ多肽链,每条肽链分别由610、461及41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该分子的分子量是340kD,血浆浓度为2~4g/L,半衰期近4天。纤维蛋白原的中心结构域称为“E结构域”,末端形成膨大球状结构域称为“D结构域”。该分子由三个独立基因编码。编码Aα、Bβ链、γ多肽链的基因分别位于4号染色体的长臂端(4q23-4q32),长度约为50kb;其中Aα基因有5个外显子,Bβ基因和γ基因均有8个外显子。

作用机制

血小板破裂时会释出凝血致活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催化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将血浆中原本可水溶的纤维蛋白原凝固成为变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扭结其他血细胞成团凝固成为血块。纤维蛋白原(因子I)是脊椎动物在血液中循环的糖蛋白。在组织和血管损伤期间,它通过凝血酶酶促转化为纤维蛋白,随后转化为基于纤维蛋白的血凝块。该分子主要起到阻塞血管的作用,从而阻止过度出血。然而,该物质的产物纤维蛋白结合并降低凝血酶的活性。由于该分子基因或低纤维蛋白原条件的突变导致的这种抗凝血酶1活性的丧失或减少可导致过度的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还介导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扩散,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毛细管形成和血管生成,从而起到促进组织血运重建,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作用。[1]

临床评价

纤维蛋白原是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α2β2γ2),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中的重要蛋白纤维蛋白。 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高纤维蛋白原是各种血栓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中被认为是疾病状态的标志物。临床资料表明:①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患者中,多数可发生心肌梗塞或猝死,且纤维蛋白水平越高,危险性亦越大。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③该分子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滞性增加,易于产生血栓。④高血压时常伴有该分子水平升高,它是诱发和加重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⑤纤维蛋白原与脂肪代谢有着密切关系。⑥老年、吸烟、肥胖、应激、口服避孕药和糖尿病等可以促进体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

相关药物研究

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作用受体是GPⅡb/Ⅲa,该分子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途径,阻断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上的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延长凝血时间、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纤维蛋白溶解剂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抑制血栓的形成:一方面降低血液中该分子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黏附,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分解该分子,分解产物刺激内皮细胞分泌t-PA,激活机体纤溶系统,发挥降低纤维蛋白含量及溶栓的作用。[2]

参考文献

[1] 王宏天, 郑春霞. 纤维蛋白原与肾脏疾病[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6, 第25卷(5):466-469.

[2] 杨莉.纤维蛋白原与血栓性疾病[J].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9.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3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