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鱼粉具有脂肪酸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且相对比例平衡、适口性好又能为水产动物很好消化吸收等特点,一直作为优质蛋白源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产饲料中。但因全球鱼粉产量降低和价格飘升,营养学家趋向于使用植物蛋白源替代水产饲料中部分或全部鱼粉,并尝试在配方中引入羟基蛋氨酸钙(MHA-Ca)等添加剂以弥补营养缺口。在一些鱼的饲料中使用植物蛋白源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植物蛋白源氨基酸含量比鱼粉低,氨基酸组成没有鱼粉合理,如豆粕的赖氨酸含量丰富,含硫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含量低。若使用豆粕替代鱼粉,蛋氨酸必然成为水产饲料的限制性氨基酸,因此,在使用植物蛋白源的饲料中补充合成蛋氨酸、羟基蛋氨酸钙或其它必需氨基酸有可能提高饲料蛋白的营养价值。程宗佳将虹鳟鱼饲料中50%的鱼粉用植物蛋白源、合成赖氨酸和蛋氨酸羟基类似物(HMTBA)替代,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都有改善,特别是在添加0.165%HMTBA时效果最佳。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饲料中补充合成氨基酸因其吸收不同步而不能改善鱼的生长。本实验以豆粕为蛋白源,探讨鲤饲料中添加羟基蛋氨酸钙(MHA-Ca)对鲤生长性能、成活率和鱼体成分的影响[1]。

羟基蛋氨酸钙的性状
豆粕基础饲料组鲤的增重率为69.79%,鱼粉组鲤的增重率为95.16%。植物性蛋白饲料中添加MHA-Ca对鱼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0.135%MHA-Ca组鱼的增重率和增长率分别比基础饲料组提高了34.73%和55.65%(P<0.05),但与鱼粉组的增重率和增长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0.045%、0.090%和0.180%MHA-Ca组的增重率与基础饲料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地低于鱼粉组(P<0.05)。添加羟基蛋氨酸钙对鲤的饲料利用具有显著影响。所有羟基蛋氨酸钙组的饲料系数均显著地低于基础饲料组(P<0.05),除了0.135%羟基蛋氨酸钙组的饲料系数与鱼粉组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余羟基蛋氨酸钙组的饲料系数均高于鱼粉组(P<0.05)[1]。
对鲤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鱼粉组鲤白肌的水分为76.83%,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分别为白肌干重的86.54%、5.26%和5.67%(表4)。添加羟基蛋氨酸钙对肌肉中的粗蛋白具有显著性影响。0.090%和0.135%羟基蛋氨酸钙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豆粕基础饲料组、0.045%和0.180%羟基蛋氨酸钙组(P<0.05),但与鱼粉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羟基蛋氨酸钙实验组与豆粕基础饲料组、鱼粉组的鲤白肌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
参考文献
[1] 沈晓芝,周洪琪,华雪铭,等. 羟基蛋氨酸钙对鲤生长性能和白肌营养组成的影响 [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02):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