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4-咪唑乙酸盐酸盐是合成治疗恶性高钙血症药物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的中间体。其合成可先以氨基乙缩醛为原料合成中间体SCNCH₂CH(OEt)₂,然后与乙基甘氨酸反应,产物经酸性水解及氧化反应即可制得咪唑乙酸,总收率42%,最后通入氯化氢气体,即得终产物1。此法步骤较多,操作繁琐。部分研究人员利用N-烷基化反应,采用相转移催化法,直接以咪唑与氯乙酸乙酯反应,以DMF为溶剂,氯化苄基三乙基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得咪唑乙酸乙酯,收率52%~54%;如不用相转移催化剂,其收率一般为20%。总收率36%。本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成本低,适宜扩大制备[1]。

4-咪唑乙酸盐酸盐的性状
合成
将咪唑乙酸乙酯(20.4 g,0.3 mol)置于四口瓶中,加入DMF(100 mL),加热至95 ℃,加入无水碳酸钾(22.8 g,0.165 mol)和氯化苄基三乙基铵(TEBA,0.68 g,0.003 mol)。于 75 ℃反应 15 min 后降至室温,缓慢滴加 3(29.3 mL,0.3 mol),滴毕,缓慢升温至 60 ℃,同温搅拌反应 12 h。冷至室温后抽滤,滤液减压浓缩除去 DMF 后,收集 129 ℃/3.36 kPa 馏分,得淡黄色略黏稠状液体 4(24 g,54%),n_D^20 1.4941。以溴化四丁基铵(TBAB,0.97 g,0.003 mol)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相似操作,得到中间体(24 g,52%)。将此中间体(25 g,0.16 mol)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 mol/L盐酸溶液(35 mL),回流10 h,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加入无水乙醇(20 mL),再次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放置过夜,过滤,得到白色结晶状物质,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后得到4-咪唑乙酸盐酸盐(17.8 g)[1]。
用途
4-咪唑乙酸盐酸盐是唑来膦酸合成的关键前体。例如:研究了以咪唑和氯乙酸乙酯为原料经相转移催化N-烷基化反应、水解、成盐制得咪唑乙酸盐酸盐,再与三氯氧磷和亚磷酸反应后水解合成唑来膦酸的新工艺。通过工艺优化,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反应总收率达53%,纯度达99%。新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产品纯度和收率高及操作简便等特点。用IR、1H NMR及MS确证了唑来膦酸的结构[2]。
参考文献
[1] 蒋晔,张晓青,徐智儒. 咪唑乙酸盐酸盐的制备 [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4, (04): 12-13.
[2]董华青,高建荣,贾建洪,等.异环型双膦酸类药物唑来膦酸合成新工艺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8, 36(2):4.DOI:10.3969/j.issn.1006-4303.2008.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