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的合成与应用

2025/5/16 9:55:04 作者:风华

简述

(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是一种化学式为C13H20N2O4S,分子量‌为300.37的化合物,结构包含‌吡咯烷环‌与‌噻唑烷环‌,还包含叔丁酯基。该物质是合成抗2型糖尿病药物‌特力利汀(Teneligliptin)的重要中间体[1],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在2θ值为7.00±0.2°,9.20±0.2°,13.98±0.2°,16.24±0.2°,20.16±0.2°,21.02±0.2°,22.42±0.2°,30.22±0.2°处具有特征峰[2]。

(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jpg

合成工艺

(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的合成工艺具有多种选择,可以4-羟基-L-脯氨酸和半胱胺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过氨基的保护、氧化、缩合3步反应得到(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总收率73.8%。该方法整体路线环境污染小,对设备腐蚀小,产品收率高,适于工业化推广[1]。

以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经氨基保护、氧化及酰胺化反应也可(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氨基保护,n(L-羟基脯氨酸):n((BOC)2O)=1:1.2、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20~25°C,收率为96.1%;氧化反应,n(Boc-L-羟基脯氨酸):n(NaClO)=1:1.1,反应温度5~10°C,反应时间1~2 h,收率为90.0%;酰胺化反应,反应温度小于10°C,反应时间1 h,收率96.1%[3]。

应用

特力利汀是于2012年9月在日本首次上市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DPP-4的活性阻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以提高血液中GLP-1的浓度发挥降糖作用[4],以该药物的出现为起点,后续又出现了更多的特力利汀类药物,本篇所述(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是合成该类药物的重要合成中间体。

例如,文献报道了一种氢溴酸特力利汀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制备L-羟基脯氨酸;将L-羟基脯氨酸与碳酸氢钠混合后溶于水,加入丙酮,然后滴入二碳酸二叔丁酯室温反应过夜,经后处理得到叔丁氧羰基-N-羟脯氨酸;用叔丁氧羰基-N-羟脯氨酸制备叔丁氧羰基-N-4-氧代-脯氨酸;用叔丁氧羰基-N-4-氧代-脯氨酸制备(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制备化合物1-(3-甲基-1-苯基-1H-吡唑-5-基))哌嗪;制备氢溴酸特力利汀。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较低,仅仅为现有技术中成本的三分之二,产率高于95%,纯度高于98%[5]。

参考文献

[1]崔哲凯,卓广澜.特力利汀关键中间体(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的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 2018, 48(6):4.DOI:CNKI:SUN:HNHG.0.2018-06-012.

[2]金飞敏,曹铭,陈玉凤,等.一种特力利汀中间体晶型II及其制备方法:CN202111060829.7[P].CN202111060829.7.

[3]顾娜,张久峰,姚彤,等.(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 2021, 038(006):21-25.DOI:10.3969/j.issn.1003-9384.2021.06.006.

[4]佚名.降糖药 特力利汀(teneligliptin)[J].世界临床药物, 2013(10).

[5]王林.氢溴酸特力利汀的制备方法:CN201610685441.9[P].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44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2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