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二甲基噻吩的光诱导动力学研究

2025/11/12 9:23:20 作者:电离式

介绍

2,5-二甲基噻吩(2,5-DMT)作为噻吩的甲基取代衍生物,了解其光诱导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优异的光电特性,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器件中。分子结构修饰(如甲基取代)可显著调控其激发态动力学,进而优化器件性能。2,5-二甲基噻吩的环上甲基不仅改变分子惯性,还会影响势能面形状与激发态能垒。

2,5-二甲基噻吩.png

图一 2,5-二甲基噻吩

光诱导动力学

2,5-二甲基噻吩的光诱导动力学存在环褶皱和环打开两条竞争通道,但甲基取代对两条通道的调控规律仍有争议。传统理论计算(如 TDDFT)难以准确描述其 ππ与 πσ态的交叉行为,而时间分辨光电子能谱(TRPES)可实时追踪激发态弛豫过程,结合高精度耦合簇计算。

吸收光谱与激发态归属

2,5-DMT 的紫外吸收光谱较噻吩红移约 0.2 eV,主要源于两个近邻 ππ价态:A₁(π₂π₄)(约 5.394 eV)和 B₂(π₃π₄*)(约 5.698 eV)。200 nm 激发可同时布居这两个态,且能访问更高能的 A₁(π₃π₅*) 态(约 7.369 eV);255 nm 激发则选择性布居 A₁(π₂π₄*) 态的红翼区域。

2,5-二甲基噻吩在饱和蒸气压下的吸收光谱.png

图二 2,5-二甲基噻吩在饱和蒸气压下的吸收光谱

激发态弛豫动力学

200 nm 激发:光电子谱拟合显示单指数衰减(τ=120±20 fs),无时间零点偏移,光谱近乎无特征。该过程对应 ππ态向 πσ态的快速内转换(IC),环打开通道占主导 —— 甲基取代降低了环打开坐标的激发态能垒,且增加了环褶皱通道的惯性,抑制了后者竞争。

255 nm 激发:呈现双指数衰减,快组分(115±20 fs)与 200 nm 激发机制一致(环打开弛豫),慢组分(15±3 ps)源于部分激发态布居的俘获 —— 可能是波包穿越能垒的隧穿过程,或环打开构型中三重态的布居。

2,5-二甲基噻吩在255 nm 激发的时间分辨光电子谱.png

图三 2,5-二甲基噻吩在255 nm 激发的时间分辨光电子谱

电子转移与势能面特征

2,5-二甲基噻吩的 πσ态在弗兰克 - 康登区域与 ππ态交叉,促进快速电子转移,电子转移速率常数达 5.5×10⁻⁴ cm/s。2,5-DMT 的环打开通道能垒低于噻吩,且 A₁(π₂π₄*) 态沿环打开坐标势能面近乎平坦,进一步 favor 环打开弛豫;而环褶皱通道因甲基空间位阻与惯性增加,动力学显著放缓。光电子谱中 2.19 eV 处的特征峰归属为 π₃p Rydberg 态,该态通过 IC 从 ππ* 态布居,其衰减时间(140±20 fs)与整体动力学一致,验证了弛豫路径的连续性。

2,5-二甲基噻吩在280 nm探测条件下的衰减相关光谱.png

图四 2,5-二甲基噻吩在280 nm探测条件下的衰减相关光谱

取代基对五元杂环动力学的调控规律

2,5-二甲基噻吩的动力学特性凸显了甲基取代的双重调控作用:一方面,甲基的空间位阻与惯性增加,显著提高环褶皱通道的能垒,使其从噻吩的竞争通道退化为次要通道;另一方面,甲基取代优化了 ππ与 πσ态的交叉构型,降低环打开通道的能量壁垒,使其成为主导弛豫路径。与呋喃、噻唑等五元杂环对比,2,5-二甲基噻吩的动力学更接近噻唑,因取代基修饰使环打开通道占优,无氮原子带来的nσ* 态混合,其弛豫过程更纯粹依赖 π 轨道电子转移。因此,通过烷基取代可定向优化激发态弛豫通道。

采用时间分辨光电子能谱(TRPES)结合从头算耦合簇理论(δ-CR-EOMCCSD (T)),系统探究了 2,5-DMT 在 200 nm 和 255 nm 激发下的激发态弛豫动力学。结果表明,200 nm 激发时,2,5-二甲基噻吩呈现 120±20 fs 的单指数衰减,主要归因于优势环打开通道;255 nm 激发时则表现为 115±20 fs 和 15±3 ps 的双指数衰减,长寿命组分与激发态布居俘获相关。甲基取代通过降低环打开通道能垒、增加环褶皱通道惯性,显著调控了其动力学行为[1]。

参考文献

[1]Oliver S ,Bj?rn A M L ,B A S , et al.Time-Resolved Photoelectron Studies on Thiophene and 2,5-Dimethylthiophene.[J].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2018,122(45):8809-8818.DOI:10.1021/acs.jpca.8b06728.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文章中涉及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阅读量:37 0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2,5-二甲基噻吩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