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

2023/5/16 10:44:04 作者:谷雨

吡非尼酮是口服的吡啶类药物,能调节许多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改变胶原表达合成和累积,抑制细胞外基质增殖和表达,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纤维化的作用。

吡非尼酮

药动学研究 

吡非尼酮具有吸收快、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用放射性研究方法证明,小鼠 ig吡非尼酮之后,在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肺脏等组织中能观察到吡非尼酮。吡非尼酮的消除半衰期和吸收半衰期,血浆浓度(Cmax)以及达 Cmax 的时间(tmax) 与是否空腹以及抗酸剂有关。空腹老年人口服吡非尼酮30 min,血浆吡非尼酮 Cmax 为 15.4 μg/mL, 消除半衰期是 2.54 h,吸收半衰期是 0.375 h。和食物一起服用,能延缓吡非尼酮的吸收,3.5 h 达 Cmax (7.23 μg/mL),吸收半衰期是1.88 h。该结果说明在饱食状态下 Cmax 降低可以减少吡非尼酮的副反应, 对潜在的临床有重要意义。

副作用

虽然吡非尼酮是潜在治疗 IPF 的药物,但是口服吡非尼酮能引起全身副反应,如恶心、厌食、头晕、皮疹、肝功能紊乱以及光毒性等,其中光毒性反应是主要的不良反应。在 CAPACITY1、2 试验中, 光毒性反应占12%。通过降低剂量或者终止治疗可以控制吡非尼酮引起的光毒性反应。然而在Taniguchi 做的Ⅲ期临床实验中,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在高剂量组(1.8 g/d)和低剂量组(1.2 g/d)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分别是 51%、53%。

合成路线

2-氨基-5-甲基吡啶经重氮化、水解得到 5-甲基-2(1H)-吡啶酮,与溴苯按物质的量比 1∶1.2 反应,以 DMF 为溶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加入5%的 1,10-菲罗啉作为配体,在 90 ℃下反应 2 h,得到吡啡尼酮。

吡非尼酮的合成路线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6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