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

2022/3/23 13:36:27

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类似物,是一种常见的抗纤溶药物,最初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止血。近年皮肤美容领域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证实氨甲环酸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减少黑色素生成、抗炎、抗变态反应、抗皮肤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作用,可用于对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 Riehl 黑变病、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等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在日本, 氨甲环酸已被列为黄褐斑的药物适应症写入药典,其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简单总结了氨甲环酸在皮肤科领域应用,对其作用机制、疗效、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后得出的部分结果,为皮肤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选择。

一、作用机制

1、作为一种抗纤溶药物,治疗各种急、慢性出血,达到止血的目的。

2、 减少黑色素生成:在细胞内可直接与酪氨酸竞争,抑制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减少黑色素生成。

3、抑制血管生成:在细胞内可直接与酪氨酸竞争,抑制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抑制皮肤血管生成。由此可使黄褐斑皮损处及皮损周围血管数量减少,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黄褐斑的不断形成。

4、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可有效阻止变态反应的发生,减轻痤疮的形成。

5、抗衰老和抗光老化。通过增加表皮细胞数量而增强透明质酸合成,通过阻断纤溶酶减少真皮中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并且可降低血液中一些氧化物质的水平来改善皮肤自然衰老。通过增加线粒体的生物发生来改善 UVB 诱导的光老化,通过增加肥大细胞表面雌激素受体的表达调节激素分泌,改善 UVA 诱导的光老化。

二、皮肤科临床应用

1、 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皮肤色素沉着过度,以表皮和/或真皮色素增加和真皮毛细血管增多为特征,由表皮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与激素、遗传和紫外线辐射等因素有关。黄褐斑患者的病损皮肤中肥大细胞数量增加。氨甲环酸可降低肥大细胞活性,抗血管和黑色素生成,有助于黄褐斑的治疗。

临床研究证实,单纯口服氨甲环酸250 mg 每日2次,大约两个月时开始起效,治疗3~4个月后,89.7%患者较服药前改善,停药后黄褐斑复发率为27.2%9。持续治疗三个月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mMASI )改善了57.5%。停药三个月后的复发率为6.2%。

外用2%氨甲环酸溶液涂布治疗12周后,95.7%患者的 mMASI 显著降低。

外用2%~3%氨甲环酸联合1064 nmQ 开关 Nd : YAG 激光或强脉冲光( IPL )对黄褐斑有协同治疗效果,并且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光电治疗后的色素沉着。

将接受治疗的黄褐斑患者分为3组 :

口服氨甲环酸250 mg 每日2次+非剥脱点阵激光每月1次(A组),

单纯口服氨甲环酸250 mg 每日2次(B组)

单纯使用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C组)

治疗6个月后:

A组有效率为90.7%

B组有效率为64.44%

C组有效率为66.67%

结果显示,联合治疗可使疗效显著提高。

在停止治疗6个月后三组患者均出现复发:

A组症状评分上升指数为0.10±0.03

B组症状评分上升指数为0.31±0.03

C组症状评分上升指数为0.26±0.0424

结果依然显示,联合治疗可使复发率降低。

此外可见:

a. 单纯口服或外用氨甲环酸亦可治疗黄褐斑

b. 治疗效果依次为联合治疗〉单纯使用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单纯口服氨甲环酸.

外用5%氨甲环酸脂质体每日2次,治疗12周后, mMASI 降低54%

外用4%氢醌乳膏每日2次,治疗12周后,mMASI 降低48%。

结果显示外用5%氨甲环酸脂质体疗效优于外用4%氢醌乳膏

微针联合外用0.5%氨甲环酸溶液每周1次,治疗12周后,有效率为96.15%

单纯外用0.5%氨甲环酸溶液每周1次,治疗12周后,有效率为38.46%。

结果显示,微针联合外用氨甲环酸可显著提高疗效。

2、炎症后色素沉着是一种皮肤炎症或创伤后反应性黑素沉着过度后遗症(日光性黑子)。对这类患者使用532 nm Q 开关 Nd : YAG 激光治疗后,单次使用皮内注射氨甲环酸(50 mg / mL )可使4周后炎症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降低12%。

日光性黑子患者使用532 nmQ 开关 Nd : YAG 治疗与口服氨甲环酸1500 mg / d 联合治疗,与单纯使用532 nmQ 开关 Nd : YAG 治疗连续治疗,第6周时两组患者炎症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没有差异,但12周后的皮肤镜评估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皮肤色素沉着显著改善。

3、  Riehl 黑变病是主要表现为面颈部的灰褐色色素沉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口服氨甲环酸250 mg 每日2次和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 每日3次治疗3个月,后调整为口服氨甲环酸250 mg 每日2次单药治疗3个月,利用 皮肤检测 仪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测,70%患者的黑色素指数( MI )和红斑指数( EI )较治疗前降低了51%~75%,表明疾病有明显改善。

4、 痤疮相关炎症后红斑是一种发生在痤疮炎症后的常见后遗症,与促炎细胞因子和新生血管增加有关。每日夜间外用5%氨甲环酸溶液可在6~8周内起效,且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性价比高,对于那些无法负担激光费用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5、 毛细血管扩张症是指靠近皮肤或黏膜表面的直径在0.50~1 mm 之间的小血管扩张。临床治疗发现,连续使用三次病灶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治疗间隔为1周,在次用药后1周内两者均观察到部分血管的消退,但在随后的两次处理后无进一步改善。

6、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面部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包括固有免疫异常、皮肤对微生物的炎症反应、紫外线损伤和血管高反应性。氨甲环酸可通过抗炎、抑制血管生成、修护皮肤屏障,还可以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对蛋白酶激活受体的激活来改善玫瑰座疮的症状。在类固醇诱导的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座疮患者中外擦10%氨甲环酸溶液每日两次,4~6周内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烧灼感明显改善。单纯外用10%%氨甲环酸溶液湿敷治疗6周后,严重程度评分( IGA - RSS )较治疗前降低2分,10%%氨甲环酸溶液湿敷联合微针治疗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分,二者疗效均维持了四个多月,证实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显著改善。

7、 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指持续6周或以上反复出现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的荨麻疹,其严重程度与血浆中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浆中炎性标志物浓度升高有关,表明氨甲环酸对此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在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口服氨甲环酸1 g 每日3次,2周后.50%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下降了90%~100%.提示疾病症状显著改善,但停药后易复发。

8、 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或黏膜组织的自限性的局限性水肿。单用氨甲环酸静脉输液紧急治疗后,81%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其中39%患者实现了一小时内的快速改善,但其余19%%患者的症状仅部分改善。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和特发性非组胺能血管性水肿患者使用口服氨甲环酸1~3 g / d作为维持治疗方案,6个月后,27%患者的发作频率减少了75%。

9 、皮肤自然衰老和光老化:在动物实验中,口服氨甲环酸溶液(12 mg / kg )每周3次,2年后,动物皮肤保湿程度更高、皱纹数量更少,且雌性动物皱纹改善更明显。

利用 UVA 局部照射眼部诱导光老化的动物实验中,给予实验动物口服氨甲环酸溶液(750 mg / kg )每周3次,1年后与对照组动物相比,实验组动物背部皮肤 I 型胶原增多、皱纹数量减少。

利用 UVB 照射背部皮肤诱导的光老化动物实验中,在动物背部分别外涂3%、4%、5%氨甲环酸乳膏0.1 g / cm 2每日1次,连续10周,与对照组动物相比,实验组臀部皮肤表皮厚度增加,同时真皮弹性组织变性程度更低  。

上述动物实验均表明氨甲环酸对抗皮肤自然衰老和光老化具有积极作用。氨甲环酸在皮肤衰老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其疗效及安全性需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10、 减少出血。

对先天性血管瘤合并出血的患者外用氨甲环酸联合局部加压包扎治疗后,出血得到快速有效的控制。

对 Steven Johnson 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 )患者,在口腔内放置浸有5%氨甲环酸溶液的无菌纱布可有效控制口腔黏膜出血。

对手术患者术中在手术切口上敷用浸有氨甲环酸和肾上腺素溶液的纱布后,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

对皮肤外科手术患者,10%氨甲环酸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1:1稀释后用于皮肤手术前的皮内注射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抗凝剂的患者中止血效果更好。

三、不良反应与安全性

口服氨甲环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月经减少、头痛、肌痛和心悸,通常程度轻微且持续时间短。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眩晕、关节痛、视力模糊、倦怠和脱发。

外用氨甲环酸可能引起局部红斑、皮肤刺激、干燥和脱屑的副作用。

皮内注射氨甲环酸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和色素减退、短暂性的红斑和皮肤水肿。

氨甲环酸具有引起深静脉血栓的潜在风险,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应仔细筛查患者是否具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对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用药研究显示,直至目前,使用口服氨甲环酸(500~1000 mg / d )治疗黄褐斑过程中,只报道了1例患者在治疗6周后发生了深静脉血栓,该患者后来被诊断为遗传性蛋白 S 缺陷症。

四、结语

目前的证据表明小剂量氨甲环酸在黄褐斑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随着对氨甲环酸药理机制和皮肤疾病发病机制的深人研究,更多的皮肤病患者将从氨甲环酸这一药物中受益。

免责申明 ChemicalBook平台所发布的新闻资讯只作为知识提供,仅供各位业内人士参考和交流,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您不应 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与ChemicalBook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量:7672 0